close

   【本報3月10日北京電】(駐京記者 宋華)今年從1月份直至“兩會”召開前建築設計,部分國際機構唱衰中國經濟的言論比較多,如“中國經濟在2014年將會走向崩潰”、“中國經濟體系有可能被債務壓垮”等,主要集中在中國的財政風險、金融風險、產能過剩和房地產問題上。“正如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的,中國經濟將在改革創新等新動力的推動下繼續前行。” 中國國際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今日在該中心舉行的“每月經濟談”以此應對。
   國家發改委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金中夏、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副部長張永軍與會就“中國經濟發展的內部動力”為主找房子題做了分析和講解。
   中國政府
   關鍵字廣告債務水平並不高
   “中國的債務水平並不高婚禮道具。”金中夏說。
   他介紹,中國總的債務率相當於GDP的220%。這其中政府債務大約30萬億,占GDP的60%,相比之下全球平均水平是80%。發達國家平均房屋二胎為100%~110%,日本的水平大於220%。家庭部門債務為16萬億,占GDP的31%,在國際上屬於比較低的水平。發達國家家庭債務占GDP的比例一般是80%~100%,甚至更高。我國企業債務率相對比政府和家庭要高,占了GDP的120%~130%,而發達國家這個比例低於100%。“宏觀看,總體債務率並不高,比美國和歐元區都低,美歐兩地基本上都超過了300%,日本到了500%。”金中夏判斷。
   他進一步解釋,企業債務率高說明融資渠道有限,企業對銀行高度依賴。但從未來發展看,企業從的融資率,債券、股票的比重會上升,債務率會有所變化。同時,要解決目前企業債務率高、杠桿率過高的問題,可以吸引民間資本入股,也可以在股市融資。銀行信貸資產可以證券化,證券化以後還可以債轉股,可以想辦法降低企業層面借貸資金的成本。
   對於備受關註的地方債務問題。金中夏也進行了分析。去年審計署審計地方債務大數是20萬億,主要用於市政建設和交通基礎設施。他認為,地方政府做了城市化發展過程中應該做的事情,雖然債務較高,短期沒有回報,但沒有浪費。全面地看,地方政府的債務對應很多項目,這些項目可以有回報,部分可以變現資產,至少可以部分抵債。其餘的負債貸款,未來也可以通過本身的收費和地方政府稅收等方式還款也是可能的。
   金中夏特別提到,多數政府投資屬於長期投資,主要靠商業銀行的中短期貸款來做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存在明顯的期限錯配。他建議,可以發行長期的市政債來進行置換,解決短期流動性反覆出現的問題。同時,可以考慮從宏觀環境方面想辦法降低資金成本,進一步考慮建立長期融資的開發銀行,引入公司合營的投資機制此外,在市政設施和服務的定價機制要進行市場化的改革。“從輿論上不能簡單地批評基礎設施收費的現象。一方面讓基礎設施不收費,一方面又要讓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化解風險,就會產生一些矛盾。”他認為。
   劉尚希也表示,政府性債務不等於政府的直接債務。國家審計署審計的結果實際上告訴我們,現在政府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只有20萬億。另外10萬億是政府的後有債務,在一定條件下你需要政府承擔償還責任。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國政府的債務率相當低。
   “我們債務率低的情況下政府高度重視挖掘地方政府性債務帶來的風險。政府工作報告里已經明確提出來,在去年的中央經濟會議上也明確提出來,要把防控地方債務性債務當做今年工作的重點,也是我們重要改革的方面。如果有了意識,政府已經採取了很多措施,地方政府性債務不會進一步擴散。”劉尚希說。
   他同時表示,地方性債務很多形成了資產,表現為對社會的基礎設施和城市的公共設施,和地方投資環境的改善,這意味著這樣的債務和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的後勁的增強是聯繫在一起的。這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儘管我們有短期的流動性的風險,但是從整體判斷是一種良性債務,是有利於經濟發展後勁增強的,我們還在進一步推動加強地方債務的管理,提高債務資金使用的跡象,去更大程度上實現這種良性循環。”劉尚希樂觀地說。
   他還表示,今天債務的使用可以在未來帶來更多的財源和稅源成為償還債務有更廣闊的財力的支撐,那這樣的風險就是收斂的,因此地方債務風險是完全可控的,根本談不到危機。同時,中央把地方性政府債務管理放到地方投融資機制建設上,政府購買服務都屬於地方投融資機制建設方面的重要內容。劉尚希認為,今後地方政府性債務增長的趨勢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所以地方性債務風險是可控的。所謂地方債務風險會轉化成危機,地方債務危機是中國宏觀經濟出現危機的引發點,這樣的言論不攻自破。
   應對危機
   中央推行全面深化改革
   去年出現的“錢荒”,以及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都令中外市場對中國經濟出現了擔心。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經濟出現的變化?
   劉尚希認為,風險並不等於危機,對此應充分認識。經濟有波動就會有風險,是否意識到風險,並採取了有效措施去應對風險更加重要。當前中國經濟處於結構性轉換期,面臨各種不確定性,全球經濟同樣如此,這種不確定性正在擴大。這些不確定性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風險,既表現在外面也表現在內容,相互交織在一起影響我國經濟走勢。
   “我認為,我們看到了不確定性及其風險,我們已經有充分的認識和思想準備,而且找到了對沖這些風險的最有效的辦法。”劉尚希充滿信心地說。
   他表示,首先是全面深化改革。結構性的轉換可能會產生系統性的風險,這種系統性的風險需要一種有效的對沖辦法,這種對沖辦法就是系統性的改革。和某個方面的改革是不一樣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系統性的改革,系統性的改革就是對沖系統性的風險。中央對全面深化改革已經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從“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對今年改革的重點任務也做了明確安排。
   劉尚希認為,從國家整體來看,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性的改革應該對沖我國整個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這種結構性轉換期的風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已經有了一個對沖,有了這種改革的信心,把改革的紅利釋放出來,大家的行為就要發生變化,預期就會穩定,這樣整個經濟的轉換就可以實現平穩的過渡。
   “其次,是公共政策。”這是劉尚希給出的第二個“藥方”。他表示,當前的經濟形勢和改革聯繫在一起,中央做了明確部署。從財稅制度改革看,過去談公共財政,主要是解決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現在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實質上就是轉向民生財政,就是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劉尚希還指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提高預算的透明度,建立規範的,全面規範的全口徑的預算,實現預算公開透明。要減少專項轉移制度三分之一,現在是220多家,要減到140多家,要大大減少“跑步前進”的現象。等於是讓政府的運作在陽光下運行,這樣就可以預防腐敗,意味著提高了效率,也增強了老百姓對改革的信心,這就意味著改革可以有力地對沖我國在轉型升級階段所面對的各種不確定性和消費風險。財稅改革有三大明顯的效應,對沖不確定性和風險,對沖不確定性註入的是不確定性,確定性就是信心,有了信心一切問題都可以化解。
   此外,劉尚希認為,被稱為危機導火索之一的地方債務是良性債務,是可控的。“整體看中國經濟存在風險,但我們有更多的對沖風險的準備,有更多的對沖風險的工具和手段,我對中國經濟增長充滿信心。”他說。
   鄭新立補充說,“六五”時期居民消費率曾經達到53%,現在下降34%,下降了19個百分點,如果通過財政杠桿的條件形成橄欖型的消費分配結構,居民消費率提高10~15個百分點,這樣GDP的分配使用里,一年就可以拿出8萬億左右的商品,由現在用於投資和出口,轉過來讓老百姓消費,老百姓的消費水平有明顯提高,可以化解經濟增速放緩的風險。
   中國經濟
   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長
   王一鳴認為,中國經濟正在發生階段性變化,儘管速度換擋,但是我們在各經濟體中還是在領跑。7.5%左右的增長率,依然還是一個比較高的速度,現在叫做中高速增長,與主要經濟體比較依然是最快的。
   他指出,儘管速度放緩了並不表明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出現了明顯減弱,事實上正在出現動力結構的調整,新的增長動力正在替代原有的增長動力。如從需求段來看,投資和出口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在減弱,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逐步增強。從供給上看,由於產能過剩,製造業或者工業部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或者是支撐作用在減弱,但是服務業的支撐作用在明顯增強。去年服務業增加值比例是46.1,第一次超過製造業,未來還會繼續提升。從要素投入來看,隨著儲蓄率的下降,資本勞動對經濟增長或者是要素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會緩慢下降,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貢獻逐步上升。
   王一鳴認為,中國保持中高速增長依然具有良好的基礎:一是內需裡面特別是消費需求呈現出越來越好的勢頭;二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會持續推進,也會增大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服務業比重在明顯提升,這次總理報告里提出來把生產性服務也放在優先地位,生產性服務業不僅會提高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還會對製造業提升價值鏈,提升競爭力帶來非常積極的作用,製造業附加值低;三是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正在逐步提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在增大;四是中國疆域遼闊,區域差異比較大,拉長了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的實現,梯度推進的效應,東部增速放緩,中西部增速起來,這種格局會使中國經濟的迴旋餘地大大拓展,很多產業的生命周期也會大大拉長,也會使中國經濟能夠有條件更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
   銀行房貸
   多數都是優質資產
   坊間有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增速回落,流動性趨緊,房地產行業變化可能引爆金融危機。對此,張永軍有不同看法。
   他認為,中國房價持續十年上漲,不可能只漲不跌無限地持續下去。今年不同城市已經出現房價的不同變化。三四線城市的房價由於庫存比較大,有些城市已經出現了大幅下跌,有些城市也有可能出現價格回落。從中國房地產與金融的關係看,中國房價即使出現美國曾經下跌的幅度,對經濟和金融造成的影響也沒有美國那麼大。2008年美國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導火索就是次貸危機,跟房地產有關,對於不具備購買房地產的用戶發放貸款,造成了金融資產質量的下降。中國按實際成交發放房地產貸款,一般貸款也在七成以下。對於二手房中介公司去估價,他獲得的貸款還到不了房子交易額的70%,要比這個還要低很多,購房人貸款實際上一般情況下連房價的一半都到不來。
   此外,張永軍指出,2008年危機出現之前,美國房地產打包轉化成債券又賣出去,把風險擴展到更大的範圍內,我國目前還沒有跟房貸有關的衍生產品。中國目前房地產如果說存在一定問題,這種影響沒有通過衍生產品擴大到更大範圍。他認為,目前房價下跌所帶來的風險可能集中於上游。尤其是近兩三年,很多房地產公司通過信托公司發行信托產品,通過信托產品融資。他們委托信托公司來融資的成本都高於10%,往往在12%左右。現在很多房地產公司內部的收益率也就16%左右,融資成本12%左右,市場一旦出現向下走,房價有所下跌,內部收益率下降,這種情況下房地產公司資產的質量就會出現下降,並對金融機構資產的造成連帶影響。“下一步需要在房地產調控以及控制金融風險方面採取相應措施。”他建議。
   對房地產的風險,金中夏認為,從北上廣等大城市看,房價高,很難說是泡沫,主要是因為土地供應受到限制,滿足不了城市化快速發展需要。可以通過科學規劃大批量的供應可交易的土地,降低土地成本。三四線城市房價出現疲軟要具體分析,如果特大城市周邊需求還可持續。
   他表示,從全國來看,由於首付比例規定得很高,銀行的按揭貸款多數都是優質資產。調研發現,像鄂爾多斯房子太多成了“鬼城”,基本上爛在了依靠煤炭致富的業主手中,而銀行受到的波及是比較小的,並沒有形成一個連帶的對金融機構的擴散效應。  (原標題:中國經濟仍在領跑全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07atnlj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